close
現代的人,不知啥緣故,非常多的人都有胃酸過多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,這種胃酸的問題,在中醫就是所謂的吞酸吐酸,中醫上對於這個問題有些爭論,有的說是濕熱,有的說是濕寒,我個人是覺得比較偏向於寒證。但無論是寒是熱,一樣,辨證論治。

前幾個禮拜,一位師兄感冒完後,一直覺得有胃酸問題,詳細問了問,發現師兄的心下(胃上口)有ㄉㄨˋㄉㄨˇ的感覺,一整個不舒服,完全符合傷寒論瀉心湯證:

>>若心下滿而鞕痛者,此為結胸也,大陷胸湯主之;但滿而不痛者,此為痞,柴胡不中與之,宜半夏瀉心湯。
>>傷寒,汗出,解之後,胃中不和,心下痞鞕,乾噫食臭,脇下有水氣,腹中雷鳴,下利者,生薑瀉心湯主之。
>>傷寒中風,醫反下之,其人下利,日數十行,穀不化,腹中雷鳴,心下痞鞕而滿,乾嘔,心煩不得安,醫見心下痞,謂病不盡,復下之,其痞益甚,此非結熱,但以胃中虛,客氣上逆,故使鞕也,甘草瀉心湯主之。

這是傷寒論中幾個瀉心湯的條文,是左右鄰居,最大的共同點就是「心下痞」,有過心下痞經驗的人一聽就知道,就是那種心下(胃上口)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覺,好像有東西卡在那裡,ㄉㄨˋㄉㄨˇ的,摸下去卻感覺不到有什麼硬硬的東西。另外其它的不同地方,大概就是有人會一直嗝出食物腐爛的氣味,然後拉肚子;有的人則是一天拉個幾十次肚子。

抓到主證開藥就對了,本來應該開的是半夏瀉心湯,因為家裡剛好有配好的甘草瀉心湯,不想另外再配,反正左右鄰居差不了多少,所以就用了。但因為師兄還有胃酸問題,所以另外加了一味「吳茱萸」。老師上課曾經說過,很多時候,胃酸的問題,可以用吳茱萸湯解決,吳茱萸除了是「超級制酸劑」外,也可以暖肝胃,讓脾胃的機能好起來,變得想吃飯,完全沒有西藥制酸劑的副作用。(如果是用生薑瀉心湯來加吳茱萸的話,差不多就是瀉心湯裡又包含了吳茱萸湯的結構了)

師兄用了幾次甘草瀉心湯+吳茱萸後,就己經通體舒服暢,ㄉㄨˋㄉㄨˋ的感覺沒了,胃酸也好一陣子都不犯了,本來想請師兄多用一陣子,因為這種算體質問題,應該要多吃一段時間,把體質調整過來比較保險。不過,陰錯陽差的,師兄吃了幾次後就把藥還給我了,不過,他自己覺得己經都沒有問題了,所以也沒有強迫他把藥拿回去繼續吃。

師兄身體的毛病其實不少,平常看到他好像都不太有活力。最近一次大家在一起開會的時候,我和老婆偷偷觀察,發現師兄好像整個人活潑了起來,一整個的非常有活力。可能一直困擾的胃酸的問題解決了,同時有在服用腎氣丸調養身體,所以通體舒暢,自然而然的表現在日常的生活中了吧。

P.S.有的人胃食道逆流,會有燒心現象,那就是另外的治法哦(或許是烏梅丸證),還是要辨證才能吃藥哦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vi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